秋冬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发布时间:2023-08-09
当前正值秋季茄果类、瓜类和十字花科蔬菜育苗关键时期,然而自7月以来,高温、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多发,严重影响育苗生产。为加强蔬菜集约化育苗管理,促进秋冬季蔬菜育苗移栽工作有序进行,保障今冬、明春蔬菜稳定供应,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制定秋冬季蔬菜集约化育苗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各地应加大力度推进蔬菜集约化育苗,通过宣传发动、示范带动、村委和合作社统一组织等方式,尽可能提高秋冬季蔬菜集约化育苗比例。
一、强化防灾减灾和应急生产。密切关注短期和中长期天气预报,育苗场提前加固育苗设施,检查排涝设施,做好清沟排渍,提前检修遮阳、降温、避雨等环境调控装备,提高灾害防范应对能力。针对台风暴雨导致部分菜田和育苗场受灾情况,规模化育苗场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苗生产计划,强化蔬菜种苗应急生产,增加优质蔬菜种苗供应量;加强育苗场生产调度和地区间调剂,切实保障各地尤其是因灾育苗困难地区的种苗供应。同时,大中城市周边的育苗场必要时可增加速生绿叶蔬菜育苗和芽苗菜生产,支撑蔬菜应急保供。
二、强化环境调控。高温时开启遮阳、湿帘-风机、弥雾等降温系统,中午强光照时及时启用外遮阳系统,并尽可能使遮阳网与棚膜之间保持10~30 cm距离,形成风道。设施内温度过高时,打开顶、侧棚膜通风,增强内外空气流通交换。雨前及时关闭风口防止雨水灌入,雨后及时通风。遇低温雨雪时,在育苗设施内安装二道幕、小拱棚等进行多层覆盖保温;当设施内温度低于10℃时,应用加热风机、暖气、暖风带、应急增温块等临时加温措施。遇连续阴雨雪雾霾天,可在中午气温最高时通风10~20分钟,有条件的采用植物补光灯进行人工补光。久阴骤晴时,不能把覆盖物全揭开,要逐渐加大见光面积,可用遮阳网遮阴,避免幼苗失水萎蔫。大风天气要提前关闭通风口,紧固压膜线。
叁、加强苗期水肥精准管理。根据幼苗生长发育进程实行差异化水肥管理。灌溉时间尽量选择晴天上午10点之前,冬季灌溉时应使用温室内提前储备的灌溉水,避免直接使用冰冷的灌溉水。生长正常的幼苗施用平衡性水溶肥,徒长的幼苗需降低氮肥特别是铵态氮的使用量,适当增加钾肥和钙肥的使用,生长较弱的幼苗适当增加氮肥使用量。阴雨天尽量不浇水以防降低棚内湿度,湿度大时开启轴流风机增强棚内空气扰动,避免叶片沾湿或者结露,有条件的育苗场可采用底部潮汐灌溉、空气除湿机来降低棚内湿度。育苗后期采取疏盘的方法,将穴盘之间拉开一定距离以改善通风,避免叶片遮挡。幼苗出圃前一周,采取控水、增光、通风、降温和叶面喷施诱抗剂等措施进行炼苗,降温要逐步进行、控水要适当、通风要由小到大。
四、加强苗期病虫害防控。强降雨导致空气湿度大,加之气温忽高忽低,易引发病虫害。应坚持“防大于治”的原则,综合应用物理、生物、化学等防治措施进行病虫害防治。育苗前采用高温闷棚、药剂熏棚或药剂喷雾等方法对设施及苗床进行消毒,穴盘重复使用前采用40%福尔马林消毒,种子采用温汤浸种、药液浸种或者干热处理进行消毒。育苗设施通风口安装50~80目的防虫网,苗床上方悬挂黄色和蓝色粘虫板,按每667 m2悬挂25~30张设置,粘虫板底部距离幼苗顶端10~20 cm。及时做好猝倒病、立枯病等病害及蚜虫、粉虱、蓟马等虫害监测预警,一旦发现病虫害,及早用药防治。用药时优先选用对症的高效低毒药剂,注意农药轮换交替使用,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五、采用嫁接育苗。茄果类和瓜类蔬菜选用耐低温、对土传病害抗性强、与接穗亲和性高的砧木品种,茄果类蔬菜可采用劈接、套管嫁接等方法,瓜类蔬菜可采用顶插接、单子叶贴接、双断根嫁接等方法。嫁接前注意对嫁接器具、嫁接场所和愈合室进行消毒,防止病原物因嫁接操作而感染扩散。嫁接前一天应对砧穗幼苗喷施多菌灵等广谱性杀菌剂,预防嫁接愈合期弱光、高湿环境引起的病害。嫁接好的幼苗及时移入遮阴、保湿、适温的环境中进行养护,在晴天的中午,愈合区域温度不宜过高,要及时通风,如遇低温天气,要注意加温保温,有条件的育苗场可采用嫁接愈合室以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后7-10天,嫁接苗完全成活,即可转为常规管理。
(来源: 园艺作物技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