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片厂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年全国玉米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

发布时间:2023-01-12

      近期,全国农技中心组织科研、教学和推广单位专家,依据玉米病虫源基数、种植制度、作物布局和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23年全国玉米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3亿亩次。其中,虫害发生6.3亿亩次,病害发生3.0亿亩次。草地贪夜蛾在西南华南地区,棉铃虫、粘虫和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地区重发态势明显,对玉米生产安全构成较大威胁。

      一、趋势预报

      (一)虫害

      草地贪夜蛾全国发生面积5000万亩次;除黑龙江、吉林、新疆、青海外,其他省份均会见虫,西南、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代次多、程度重,江淮、黄淮、西北、华北地区偏轻发生,部分晚播夏玉米偏重发生。玉米螟全国发生面积2.5亿亩次。其中,一代发生8000万亩,东北大部、黄淮大部、西南华南局部中等发生;二代发生9500万亩,东北大部、西南和黄淮局部中等发生;叁代发生7500万亩,黄淮海夏玉米区偏重发生。二、叁代粘虫在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总体中等发生,局部将出现集中危害,全国发生面积6500万亩次。四代棉铃虫在黄淮海局部地区偏重发生,全国发生面积4200万亩次。地下害虫在东北大部、华北局部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7500万亩次。蚜虫在东北、西北、黄淮海大部、华南局部地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7600万亩。二点委夜蛾在黄淮海总体轻发生,局部有出现集中为害的风险,全国发生面积700万亩。甜菜夜蛾、蓟马、叶螨、双斑萤叶甲等在部分地区有一定危害。

      (二)病害

      南方锈病在黄淮海夏玉米区存在偏重以上流行风险,全国发生面积5500万亩。大斑病在东北大部偏重发生,华北、西北、西南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8000万亩。小斑病在长江中下游和西南地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3700万亩。褐斑病在华北局部偏重发生,黄淮海大部地区中等发生,全国发生面积3500万亩。穗腐病、灰斑病、白斑病、炭疽病、茎腐病、瘤黑粉病、丝黑穗病、矮化病等在部分地区有一定危害。

      二、预测依据

      (一)大部地区害虫冬前基数偏低,但均有基数偏高区域

      1.草地贪夜蛾。2022年9&尘诲补蝉丑;11月高空测报灯诱虫量,云南寻甸8061头、湖北大冶1101头、广东高州556头、湖南江永343头、安徽萧县169头、宿松69头、广西宜州38头、陕西兴平16头。与2021年同期相比,寻甸增加19%,高州持平,宜州仅为2021年同期的5%。

      2.粘虫。2022年叁代粘虫北方大部地区偏轻以下程度发生,全国发生面积仅1120万亩,比常年减少60%左右。2022年9&尘诲补蝉丑;11月高空测报灯监测,各地回迁虫量总体偏低,但广西宜州、陕西兴平分别为1502头、661头,比2021年同期分别增加25%、30%。

      3.玉米螟。冬前调查玉米螟平均百秆活虫量,东北、华北地区继续保持较低水平,黄淮地区有所上升。其中,山东、河南、江苏大于30头,黑龙江、辽宁、天津、山西、贵州15&尘诲补蝉丑;22头,其他省份都在15头以下。与2019&尘诲补蝉丑;2021年均值比较,东北和华北地区降低30%左右,黄淮大部地区增加20%左右。

      4.二点委夜蛾。冬前,河北、山东、山西、河南4省份查见越冬虫源,安徽、江苏、北京、天津未查见,估算虫源面积为315万亩,比2021年同期减少47.2%。见虫区域平均虫口密度为0.01&尘诲补蝉丑;0.18头/尘2,河南濮阳、山西闻喜局部地块最高分别为3头/尘2、2头/尘2;越冬总虫量同比减少70%。

      (二)玉米种植制度和栽培措施对病虫害发生总体有利

      我国玉米种植广泛,种植结构复杂,周年繁殖区一年四季均有玉米种植,迁飞过渡区和黄淮海等重点防范区有春、夏和秋玉米种植,为草地贪夜蛾提供了丰富的寄主植物。各地近年大力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利于甜菜夜蛾、棉铃虫、双斑萤叶甲等多食性害虫辗转危害。东北、华北和黄淮玉米主产区普遍实施免耕、秸秆还田、长期连作等栽培措施,均有利于病虫源积累;但实施秸秆粉碎地区,破坏了玉米螟、桃蛀螟等害虫的越冬场所,对其越冬和发生不利。东北、华北主栽品种对大斑病,黄淮海主栽品种对南方锈病、褐斑病等病害抗性较差,利于病害发生流行。

      (叁)气象条件对病虫害发生有利

      据国家气候中心监测和预测,2022年12&尘诲补蝉丑;2023年2月,西南、华南地区大部气温低于常年,加之冬季拉尼娜事件影响,对草地贪夜蛾、粘虫等迁飞性害虫的冬繁有一定不利影响。2023年春季,我国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偏高,华中西部、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多,对病虫害发生流行有利;西南地区南部和华南地区南部等地降水偏少,对迁飞性害虫的迁入定殖和流行性病害的发生不利。

      (来源:病虫害测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