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片厂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河北900万亩麦田遭遇吸浆虫 可致毁灭性减产

发布时间:2009-04-28

    ■小麦吸浆虫被称为小麦“吸血鬼”,一粒可正常发育饱满成形的麦粒能被其全部吸干 
    ■目前我省小麦吸浆虫中等偏重程度发生,严重程度高于近年 
    ■廊坊和唐山为重发生区,省内各级植保部门已开始组织防治工作 
    小麦吸浆虫俗称麦蛆,体积小不易被觉察,可潜伏在小麦的颖壳内,吸食麦粒汁液。一粒本可正常发育饱满成形的麦粒能被其全部吸干,麦收时只剩下一张皮,造成毁灭性减产。不少农业专家形象地称其为:小麦“吸血鬼”。 
    日前,记者从省农业植保站获悉,小麦吸浆虫在我省中等偏重程度发生,面积达900万亩,严重程度高于往年,其中廊坊、唐山较重。
    发布 小麦吸浆虫廊坊唐山较重 
    进入本月中下旬,全省已进入防虫的关键期,麦农须提防小麦“吸血鬼”偷袭麦田。 
    近日,省农业植保站发布了今年小麦吸浆虫在河北发生的消息。 
    据省农业有害生物监测网监测,今年小麦吸浆虫在河北中等偏重发生,各麦区均有分布,高密度块有所增加,总发生面积达900万亩,一般密度3~15头/样方,高于近年,廊坊和唐山成为重发生区。省内各级植保部门已开始组织防治工作。 
    省社科院小麦专家李科江分析指出,由于河北前期气温偏低,小麦吸浆虫总体发育进度已略晚于历年。预计今年全省小麦吸浆虫发生期将推迟2~3天,中蛹期在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在5月上旬。 
    李科江称,我省局部田块基数偏高,新发生区农民防治意识较差,然而进入本月中下旬,全省已进入防虫的关键期,麦农须提防小麦“吸血鬼”偷袭麦田。 
    探访 六道槽村吸浆虫超标22倍 
    “看这些橙黄透亮,比米粒还小的东西就是小麦吸浆虫,现在它们处于幼虫或中蛹期。” 
    近日,记者赶往小麦吸浆虫发生较重的廊坊三河市,探访当地小麦吸浆虫的发展情况与麦农的“抗虫经”。据介绍,三河市是廊坊地区最早发生小麦吸浆虫的地方,经过几年抗虫,发生面积已由原来的15万亩缩减为10万亩,然而依然占据着廊坊虫害面积之最的位置。 
    4月21日下午,记者目睹了三河市农业植保站检疫员王凤芝、陈晓烨在六道槽村麦田里随机做淘土调查的全过程。王凤芝说,淘土以样方为单位,每样方是10×10×20厘米。 
    王凤芝娴熟地用米尺测好样方,然后用铲刀取出土块,将其放到一个沙眼细密的筛子里,之后开始用清水冲洗泥土。一遍过后,筛子里除了草根和杂草,什么也没发现。王凤芝笑着把筛子底部的泥块小心捏碎,继续冲洗。如此三遍后,她指着筛底说:“看这些橙黄透亮,比米粒还小的东西就是小麦吸浆虫,现在它们处于幼虫或中蛹期。”不注意看根本无法察觉。 
    王凤芝说,最后一步是“舔虫”来统计数量。她拿出一支微型毛笔,在水中蘸湿,然后用笔尖对准筛子里的小麦吸浆虫幼虫轻轻一抹,将其“舔”了出来,放入干净的托盘里。“1只、2只、3只……46只!” 
    王凤芝说,我省规定的控制指标是每样方里的小麦吸浆虫不得超过2只,这块麦地超过指标22倍。“46只”意味着什么?三河市农业局总农艺师贾永奇分析说:“根据经验,46只可以在这一样方土地上孕育出近千只小麦吸浆虫幼虫来‘蚕食鲸吞’小麦。如果不防治,这一样方的小麦将会被‘绝杀’无产。” 
    淘土结束,王凤芝把淘出的小麦吸浆虫带到三河市农业局进行分析。贾永奇说,这些小麦吸浆虫的幼虫爬出地面后的3至5天里迅速羽化为成虫,之后进行交配,把幼虫繁殖到麦穗里,让幼虫吸食麦粒营养。 
    回忆 4亩地只收了50公斤小麦 
    贾永奇闻讯赶来,搓了一把干麦穗,发现麦粒夹杂一些橙黄的小颗粒,恍然大悟。 
    2004年时,三河市首次发现了小麦吸浆虫。当时,大定福村“东边子”地块有四五十亩麦地,绿油油的,长势良好,临近麦收时没有一片倒伏。村民张仲海在“东边子”就有4亩麦地,前一年亩产达375公斤,看当年的长势估计亩产400公斤应该没问题。 
    当年6月下旬,张仲海请来大型联合收割机开始收割小麦。4亩地全部割完只收了50公斤左右小麦,麦粒还又黑又瘪。心有疑惑的张仲海认为是收割机捣了鬼,可检查一番,也没发现问题。一打听,邻居家的麦地也出了同样的情况。几个农民一合计,一致认为是村东的水管厂污染了土地,所以才颗粒无收了。 
    贾永奇闻讯赶来,搓了一把干麦穗,发现麦粒夹杂一些橙黄的小颗粒,恍然大悟。他告诉村民,这些不起眼的小颗粒才是罪魁祸首,它们早在小麦灌浆时已经开始作案,将麦粒汁液吸干。这就是为什么小麦不倒伏,为什么本应沉甸甸的麦穗可以像草一样被拨来荡去。“这叫小麦吸浆虫,是它害了庄稼。”贾永奇反复解释,张仲海等人才明白真白。 
    溯源 借助联合收割机流动传播 
    “一般一亩地减产在50公斤至100公斤之间,严重区域则绝收。”
    贾永奇说,几年来小麦吸浆虫久治不绝,并蔓延到三河市,是因为该虫一直在借助大型联合收割机流动传播。 
    收割机在发生小麦吸浆虫的麦田抢收小麦时,会将裹在麦粒里的小麦吸浆虫卷入舱内,沉入舱底,等下次到其他的麦地时再散入地中。 
    贾永奇分析说,三河市最早出现的小麦吸浆虫很可能就是来自外省跨区作业的大型联合收割机里。这帮小麦“吸血鬼”凭借着现代化的农机设备一路上传播。 
    “小麦吸浆虫能够吸收麦粒中的营养成分,造成麦粒干瘪、发霉,严重影响小麦产量,一般一亩地减产在50公斤至100公斤之间,严重区域则绝收。”贾永奇说,“我见过一些来自河南等地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在收割机的麦粒舱内沉淀着的小麦吸浆虫有2至3厘米厚。如今有跨区作业的收割机,我们都要求清仓。” 
    抗虫 反对各自为战 要区域联防 
    因为任何一家麦地的小麦吸浆虫没有被遏制,它都会流窜到全村的地里。 
    王凤芝介绍,过去两年三河市小麦吸浆虫的发生面积都达到15万亩,而今年的发生面积缩减为10万亩,发生程度也由每样方最高的327只,下降到今年的每样方最高53只。能够在全省小麦吸浆虫发展的大背景下,有效控制其发展,缘于三河市麦农与当地农业专家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经验。 
    贾永奇说,“我们的窍门是在这一基础上更加精确地把握发生时期和组织区域联防。” 
    “比如,今年我们预测在4月29日是小麦吸浆虫的中蛹盛期,主要防治适期为4月27日~4月30日;成虫防治最佳时期为5月9日~12日。早在4月20日时,我们便向全市麦农发布了这一防治消息。” 
    贾永奇称,区域联防是反对小农意识下的各自为战,因为任何一家麦地的小麦吸浆虫没有被遏制,它都会流窜到全村的地里。基于此,“我们以村为单位统一撒毒土、浇水;统一喷洒农药,联防效果显著。” 
    马起乏村便是当地出名的小麦吸浆虫防治示范村。记者在村边看到,村四周统一种着小麦,整齐划一的麦田没有一处闲置或其他作物。该村负责人温连军说,几年来全村统一种植小麦,每次都雇佣专人把全村的地打一遍药,统一用村里的专用收割机收割,真正实现了联合防治。该村每样方的小麦吸浆虫不到一只,完全达标,小麦产量更是超过400公斤/亩。 
    专家 灭虫有两招:撒毒土和喷雾 
    中蛹期的小麦吸浆虫处于其最脆弱时期,上升到地表,并蜕去外层的保护膜——圆茧,基本沾药就死。 
    贾永奇说,小麦吸浆虫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可根据气候冷暖改变自己的化蛹期,基本保持与小麦生长同期,绝不会让自己的后代错过小麦灌浆期。对付小麦吸浆虫的主要办法就是在中蛹期撒毒土和成虫期喷雾防治。 
    中蛹期的小麦吸浆虫处于其最脆弱时期,上升到地表,并蜕去外层的保护膜——圆茧,基本沾药就死。用5%毒死蜱颗粒剂,每亩使用1公斤,加细土20~25公斤配成的毒土完全可以灭虫。 
    小麦吸浆虫能够蛰伏地下15年之久,也常因为化蛹期不同能躲过毒土一劫。如何扫残、补救,李科江建议说,当小麦抽穗率达70-80%时,小麦吸浆虫也进入成虫盛期,这时药剂选择每亩40%海利乐果50克,加入沙隆达敌敌畏乳油20克,不仅防治小麦吸浆虫,还可兼治早期麦蚜。

    (来源:河北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