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的系统思考
发布时间:2014-10-13
《系统思考》的作者丹尼尔详细地阐述了系统思考的精髓:处理真实世界中复杂的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大多数时间里,我们也要理所当然的关注那些非常重要的细节,既见树木,又见森林。因此在具体工作当中,应该把问题放到一个系统中去解决,由此及彼,依次分析,而不应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参加工作以来,我越来越感觉系统思考的重要性。在工作中系统思考的灵活运用能帮助我们看到事物的本质,从而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系统思考是我们工作中的“指南针”,帮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系统思考首先要深入了解公司具体经营。只有对公司全面了解,才能抓住问题实质,言之有物。公司经营是一个公司的骨架,所有的问题必须最终落脚在经营层面上。凡是经营上有动作,财务上一定要有反映;凡是财务上有反映的,经营上一定要有过动作。财务数字是靠公司的具体经营来支撑,每一笔会计分录的背后都体现着一笔业务的发生。因此在审计工作中构建自己的分析体系时,首先要真正理解公司的经营,理解公司的业务,保证系统思考的框架能够落地,真实具体地反映业务实质。
在工作中要把握思考的目的。目的是工作的开始,代表了前进的方向。在把握公司经营的基础上明确工作目的。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分析侧重点。加强存货管理就应该重点分析存货的数量、质量、成本等;资金管理则需要对客户、账龄等来重点分析。把握了目的才能掌握问题的实质,更好的思考分析问题。
搜集信息,关注细节。在明确目的之后,把问题分解成几个不同的小问题,针对每个小问题不断搜集信息。
把信息构造成一个合理的体系。碎片化的信息错综复杂,遇到问题时并不能拿来即用,知识只有成为一个系统才能成为学问。比如财务分析有哈佛理论框架,战略分析有PEST框架,竞争分析有波特五力模型,这些都有助于自己对某一特定问题的分析理解。但是,框架只是一种思路,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波特五力模型就往往在分析潜在竞争者和替代品威胁方面往往容易陷入事后分析。因此我们在分析问题时可以利用模型,但不要依赖模型,能够真正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框架才是好框架。
把握分析体系的重点。同样是分析公司发展能力,零售公司更多的关注存货,房地产公司更多的关注资金周转,矿产公司更多的关注储存量,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业务特点,需要用不同的指标来组合。抓住公司经营的主要驱动力,化繁为简,解决问题。
结论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反复验证,保证结论的充分性和真实性。比如增加一项固定资产,资产负债表反应资产的增加,利润表中反应期间费用的增加,现金活动表中反应投资活动中现金的支出。业务虽然只是一笔,但在报表中是互相勾稽。结论反复验证才能保证正确。
系统思考是从宏观-微观-宏观不断循环的过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工作当中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工作学习中,有时候不必太关注结论,而是重点思考隐含的逻辑体系,逻辑体系理解到位,结论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审计部 高朝阳)